“挽救心肌,从溶开始”——STEMI规范化提升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

发稿时间:2020-12-25来源: 【 字体:


十载芳华,筑梦健康——第十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于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为了进一提升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溶栓治疗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改善患者整体临床结局,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和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联合主办、华润生物医药独家支持的以“挽救心肌 从溶开始”为主题的STEMI溶栓治疗规范化提升行动项目启动会也在会议期间召开。

启动会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担任名誉主席,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方唯一教授和河南省人民医院高传玉教授共同担任主席,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共谋项目有序开展。本文整理会议重点内容并与读者分享。

image.png

与会专家项目启动会合影

【院士寄语】

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深化AMI救治“三全模式”

image.png

葛均波院士

葛均波院士在致辞中强调,胸痛中心建设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行业内专家的积极响应、各医疗机构的快速执行落地下已取得显著成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目前国内上级医院院内绿色通道总体已十分成熟和通畅,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断前移溶栓启动的关口才能真正缩短心肌缺血时间,这也是下设胸痛中心单元的目的,希望通过单元覆盖到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AMI救治“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三全”模式,也是本项目的初衷和根本。感谢华润生物医药这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贡献的力量。殷切期待本项目在各方专家同道的携手努力下收获满意的成绩!

【会议致辞】

患之所急,国之所需;力之所及,应时而为

image.png

方唯一教授

方唯一教授在致辞中对本项目高度契合我国国情需求的积极意义予以充分肯定,对华润生物医药的大力支持予以诚挚感谢。方教授强调,国内胸痛中心的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建设已历时10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的领导下,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展得非常成熟。但必须正视的是,高达80%的患者源于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向基层下沉刻不容缓,否则AMI总体救治率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对于基层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无法施行急诊PCI时,在黄金时间内积极、有效的溶栓治疗可达到与PCI相当的疗效。过去,受限于优秀溶栓药物的可及性,我国AMI溶栓治疗未能大力普及和推进。现在,以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为代表的新一代溶栓快速、再通率高、安全便捷的溶栓武器相继出现,溶栓治疗的规范化水平提升将更加有力,这也是改善我国急性STEMI总体临床结局的关键举措。因此,本项目的创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image.png

李建青先生

华润生物医药常务副总经理李建青先生在致辞中对业内专家长期以来对华润生物医药的认可与支持予以衷心感谢,并表示,为医患提供有效、可及的药物是民族制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期望并相信本项目的开展能使更广泛的病患受益。未来,华润生物医药将继续秉承企业宗旨,在国家政策驱动和支持下,在临床专家指导和帮助下,继续研发和生产出更多这类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用得上的好药,服务患者,造福社会!

【项目介绍】

覆盖三大梯度,聚焦三个层级,借力四维支持

image.png

管小玉主任

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胸痛中心总部办公室负责人管小玉主任翔实介绍了本项目背景、目标、整体规划和溶栓治疗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重、死亡率高且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AMI救治不及时、不同层级医院救治水平参差不齐等严峻现状不容乐观。对于急性STEMI,鉴于不同区域医疗条件的不均衡,溶栓治疗仍是广大基层医院的首选方案。但基层医生对溶栓尚存在诸多顾虑和误区,规范化和标准化亟待提升。本项目将覆盖院前溶栓、院内溶栓+PCI、冠脉内溶栓PCI三大梯度,每个梯度内围绕技能培训、团队组建、中心建设三个层级,充分利用软件、硬件、线上、线下四个维度的工具支持,全面提升AMI救治水平。

【专家观点】

前移溶栓关口,缩短缺血时间,赢得生命时机

image.png

陈玉国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教授指出,再通率有限、顾虑出血并发症风险一直是掣肘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效果的两大主要因素,且基层医院常常是AMI患者救治的第一窗口,前期的良好溶栓对后续的深入治疗也具有重要基石作用。本项目对提升各地区、各层级医疗机构溶栓治疗水平同质化极具价值。

image.png

杨丽霞教授

解放军第九二〇医院杨丽霞教授谈到,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尽量缩短患者心肌缺血时间、提高早期再灌注率。但大多数AMI患者第一时间就诊仍是在基层医院,无法施行急诊PCI。因此,充分利用新型高效价比的特异性溶栓药,将高效的溶栓治疗尽快延伸和渗透至基层医院刻不容缓,本项目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

image.png

袁祖贻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认为,我国宏观的AMI救治体系与西方国家差距仍很明显,从首诊医疗接触到血管开放的时长还亟待改善。从“溶”开始是最易实现和最关键的环节。

image.png

马礼坤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马礼坤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对溶栓治疗的重视度还有待加强,主要原因之一即为此前缺乏合适、有效的溶栓药物。第三代高性价比溶栓药物的推广,不仅可使患者直接获益,同时也能产生溶栓治疗关注度提升的良好社会效应。

image.png

黄恺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分享道,从既往到偏远地区考察、交流的经历中更加直观、深刻感受到溶栓药物对于这些地域的AMI患者抢救生命的重要性,可及的治疗才可争取到宝贵时机。本项目的主题——挽救心肌,从“溶”开始非常贴合实际。

image.png

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现场讨论

随后,来自广西、湖南、河北等地区的多位与会专家和医生分享了各自在溶栓治疗临床实践中的体会,并提到对于基层医院,药物费用问题常常是患者治疗的限制性因素。rPA是国家医保报销范围内基药,且是具有高性价比的急救药物,极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扩大了受益人群范围。

【临床策略】

围绕一个核心,紧防一条“红线”,遵循两大原则

image.png

傅向华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在报告中重点分享了“挽救心肌,从溶开始——基层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傅教授指出,STEMI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其治疗的基础,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是治疗的核心,及早恢复心肌微循环再灌注是治疗的靶目标,因为有微循环灌注才有心肌存活,早期镇静、止痛、降低交感活性从而防止猝死是必须死守的“红线”。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根据具体设备和技术条件灵活选择合适方法、根据时间条件科学制订合理策略是两大基本原则。溶栓前后肝素的规范应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酶的推广普及、PCI的优化仍是STEMI治疗的核心问题。

【会议总结】

依托项目平台,共促学科繁荣,共赴“健康中国”

image.png

刘治军教授

北京安贞医院刘治军教授指出,受限于经济、交通分布特点,偏远地区AMI患者的转运时间常常远超PCI黄金时间,此时,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更为适用。近年来,溶栓药物不断更迭换代,作为第三代溶栓药物,rPA经过了结构改造,半衰期明显延长,对血栓的穿透力、溶解效力及血管的再通率都明显提高,大大提升了应用的便利性。此外,rPA低廉的治疗费用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经济负担,使患者能够切实从优秀国产药物中获益。

image.png

尹作民教授

青岛市中心医院尹作民教授指出,“早、快、易、好、省”是AMI溶栓治疗的金标准,强化对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出血并发症风险的正确认识、预防和处理也是溶栓治疗普及的关键环节。期待充分借助于本项目的良好平台,帮助基层医生最大化地利用好rPA这类优秀药物,为建设“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

 

image.png

高传玉教授

高传玉教授在总结中再次对本项目的深远意义予以肯定和展望,对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表示赞同,对华润生物医药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本项目的成立是AMI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期待业内专家共同携手,以本次启动会为崭新起点,将项目蓝图早日付诸行动、融于实践,合作开展更多高级别临床研究,细化行业指南/共识,全面促进学科进步,提升诊疗水平!

供稿人:刘伟锋/付之奇